7×24小时热线:0371-6777 2727

在线客服
全国(24小时)销售热线:0371-6777 2727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知识 > 正文

露天采石场粉尘危害现状调查报告

2011-11-02 00:00:00发布者:红星机器

生产工人长期工作在高浓度粉尘作业环境中,可发生尘肺病。为保障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本文对连云港市(以下简称本市)部分地区露天采石场破石机粉尘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甚本情况

据统计,本市约有采石破碎机320-v350台,主要分布在云台、海洲和连云港等地区。产业工人5 000余人,多数是农民工。从5个采石场现场调查发现:所有采石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个人承包制,职工工作年限几月到几十年不等,除雨雪天气停产外,每天工作时间可达10小时。粉尘来源主要在投料、粉碎、过筛、出料和运输等生产过程。据承包者介绍,为保证石料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每个生产环节取消了以前国营采石场使用的湿式水淋防尘措施,采取干式作业,现场所见粉碎机无防尘设施,工人以普通纱布口罩或包头围巾代替防尘口罩。

2、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2.1 测定内容、范围与方法

2.1.1 粉尘浓度测定:测定点选择在粉碎机周围从事生产活动的工人呼吸带高度,其工段有投料、出料、筛选和装运等,有风时测定上下风侧。根据国家标准 《生产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取其平均值。使用BFC一35粉尘取样仪,1/万分析天平,经国家计量单位校准后用于采样分析。

2.1.2 粉尘中游离S(O:含量测定:采集工人经常工作地点呼吸带沉降尘,采用焦磷酸分析法。

2.1.3 粉尘分散度测定:采用滤膜溶解涂片法。

3、采石工确诊矽肺病例分析

本市1970^-1993年累计矽肺562例,现患矽肺425例,其中I期381例,I期39例,II期5例。石工矽肺67例,其中I期50例,II期 14例,I期3例。 石工 I期晋升 I , 11期矽肺平均年限3.73年;其他工业系统7年,井下采矿平均12.98年。

4、讨论与分析

4.1 在含有 70%以上游离 Si0:粉尘短期暴露后,又无适当的防尘设施 1-2年 (或者几个月)即可引起以矽性蛋白沉积为主的急性矽肺病例发生。本市采石场承包者自1994年以来一直没有对接尘职工进行过职业性健康监护,急性矽肺病例还有待进一步检查确诊。当前市区采石场已有3名工人感觉胸闷、气急、呼吸不畅而被市职业病诊断组确诊为 I期矽肺 2人,11期矽肺 1人。对本市石工矽肺病例统计发现,90年代II、11期矽肺初诊率高于80, 70年代,由此可见,忽视露天采石业矽肺病防治工作是导致本市石工初诊病情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

4.2 本文调查发现露天采石场破石机粉尘危害较重的工序是石料装车、投料、筛分和出料口,主要是生产操作方式原始,工艺落后。因此,对破石机应进行机械、自动和密闭化改造,增设局部通风吸尘装置,运输工序可采取水淋防尘。

4.3 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强化防尘知识宣传教育,配戴合格的防尘口罩以及对接尘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等是预防尘肺病发生和加重的综合措施。对于矽肺病例发生率高而又无能力进行改造的采石业,根据国家职业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应责令其停业整顿直到关闭。

质量保证  品质服务

  • 质量保证

    采用100%优质原料制作,质量放心可靠。
  • 快速发货

    发货速度快,免费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
  • 售后服务

    365天×24小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如果您需要产品报价或其他服务,可立即拨打电话或者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和我们联系!